易邦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易邦小說 > 我要帶他回家 > 第 3 章

第 3 章

-

待楊晚雲被熱醒時,已經是深夜。

自己正半躺在寬大的沙發上,手背上插著針頭,一直連到輸液架上寫了“鹽酸葡萄糖”的吊瓶。

縣醫院的治療室,隻有包括她在內的零星病號。可能是怕病人見風,大門緊閉,僅開小窗,而空調則保持著莊嚴的靜默。

而小楊眼見的第一人,恰好是她昏厥前見到的最後一人。

隻見陳先生坐在對麵的輸液椅上,身子前傾,如一尊石像般望向他的觀眾。

“終於緩過來了,”他說。

楊晚雲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懶腰,一不小心碰到了手上的針頭,疼得呲牙咧嘴。

“小心!”陳先生連忙起身,貼近了女孩,檢視有冇有受傷。

他的T恤前襟殘留著菜湯的汙漬,一股油煙味兒,但很奇怪,聞不到一丁點汗臭。

“肚子餓,”她仰望著他的尖腦袋,可憐巴巴道。

陳先生轉過身,端起那隻傍晚剛被用來扔他的保溫飯盒,叫楊晚雲不由得擔心他要逼她吃下中午的剩飯剩菜。

但當盒蓋打開,潔淨的內膽裡盛滿了不涼不熱的餛飩。冇放香菜,多加了紫菜和香油,餡兒則是豬肉蝦仁——又全都合她的心意。

女孩左手不能移動,隻能用右手接過勺子,由男人將容器捧到嘴邊,然後哧溜哧溜地大口吞了起來。

因為高溫,楊晚雲到山海縣後從冇點過帶熱湯的食物,也冇跟任何人談論自己喜歡哪種餛飩。

所以,陳先生這會是不可能打聽到她的喜好的。

“我可能真的冤枉了他,”女孩心想,“而這一切未卜先知大概也隻能用心有靈犀、傾蓋如故來解釋吧!”

“幾點了?”小楊把勺子放回已經見底的飯盒裡。

“淩晨兩點十四,”陳先生遞上紙巾。

“四點前要趕到廠裡,”她擦著汗、擤著鼻涕,“今天上早班。”

“你的工友裡,”男人把用過的紙巾攥在手裡,起身走到門口處的垃圾桶,扔進去,邊走邊說,“有誰跟你一樣是來自外地的大姑娘嗎?”

陳先生說話做事,真是彈無虛發,直擊痛點。

女孩呆呆地望著對方,答:“冇有。所以很孤獨,還被人欺負。”

“操作員需要高中文憑,”男人又說,“看你年齡,莫不是高三應屆生?”

“正是,”她答,“高考交卷,我壓根冇回家,直接坐上了前往山海縣的高鐵,根本冇跟家裡講。到站了纔打電話報平安,急得我媽也快‘三高’了。下個周幫我報完誌願,她老人家就會過來找我,但來了又怎樣?最多不再給我生活費,但我可以自己掙啊!”

一番話,聽得陳先生皺緊了眉頭,望著女孩道:“究竟怎樣的結局,才配得上這番顛沛流離?”

“啥意思?”小楊向來不喜歡彆人打啞巴禪。

“問你那麼固執地留在山海縣,到底為什麼?”

“家務事,”她犟道,“犯不著跟你一個外人講。”

“在山海縣,”對方薄薄的嘴角略微上揚,“小楊纔是外人。”

這話又說著了。

楊晚雲收起了脾氣,旁敲側擊:“陳先生既然是本地人,那你知不知道關於輻照廠的過去呢?比如,2001年的時候,那時候你應該也在上高中,有冇有三十來歲的親朋長輩在輻照廠工作?”

“並冇有,”男人答,“但我的確知道輻照廠的沿革。”

“說說看哦。”

大叔一雙圓目看著女孩,深吸一口氣,講述道:

“九幾年的時候,山海縣的後山上,有家小煤窯,加上承包人自己才八個乾活的,挖出來的煤都是廉價賣給附近村民。

“有年臘月,正是用煤高峰。剛掘進的坑道,本該寒冷徹骨,卻變得如蒸籠一樣悶熱。

“窯主擔心會出事故,便立即通知了縣裡。縣裡也不敢大意,又上報了地級市。地級市的專家聽了描述,感覺不像是一般煤礦事故的先兆,便趕到煤窯,勘察了一番。

“結果,把所有人都驚住了:這塊煤田底下,竟然蘊藏著高放射性鈷六十同位素的礦脈!”

“等等,”女孩打岔,“這窯主當年多大歲數,家裡都有什麼人?”

“九幾年的時候,”陳先生說,“差不多跟我現在一樣大。聽說這人冇有子嗣,獨自照顧著七十多歲的老母親。二人就住在礦道邊上的木屋裡。”

“哦,”她若有所思道。沉思是因為,過去十八年裡,自己跟故事裡的男人一樣,隻跟母親相依為命。

“總之,”男人繼續,“礦裡的任何產出,包括放射性金屬,都屬於該承包人。縣裡人戲稱他是‘郭巨埋兒’,因為無兒無女卻極儘孝道而得到了大地的寶藏。

“那會兒,‘輻照滅菌’還是個聞所未聞的新東西,但老實巴交的窯主不知從哪兒得到了靈感,萌生了提煉鈷六十、然後興辦輻照廠的念頭。

“冇有技術、資金、勞動力都不怕,因為有了輻照設備的核心射線源,剩下的要素不難籌集起來。很快,‘山海縣輻照廠’就拔地而起了,那名窯主也就成了第一任廠長。”

楊晚雲聽得入神,評論說:“難怪,山海縣地腳很偏,不在什麼交通要道,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麼要在這裡建輻照廠,讓周邊的生產商繞遠把貨送來做滅菌。敢情是占了天然資源的光。但叔知不知道,為什麼建廠十年後,創始人要把生意賣給劉仁貴呢?”

“眾說紛紜,”陳先生答,“有人說是因為當年建廠貸款太多、營收又有限,故而轉讓給門路更廣的劉老闆。也有人說,輻照廠是很賺錢的。創始人之所以套現出局,完全是因為老母壽終正寢,自己也可以了無牽掛地前往人生下一程了。”

“也就是說,”她問,“創始人已經不在山海縣了。”

大叔點頭:“當地人跟自家兒女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是好漢,就彆窩在這小縣!’這地方有山有水,挺適合養老,但對想要闖蕩的年輕人很不友好。所以,小楊也彆漂在這裡了。儘快辭掉工作,按時入學報到、繼續深造。”

“家務事,”女孩頂道,“外人不要摻和!”

吊瓶打完了。

陳先生替女孩叫了護士。然後,扶著她走出了醫院,扶上了那輛吉普車的副駕位。

在冇有空調的車廂裡,楊晚雲搖下車窗透氣,然後看著身旁的老司機隆隆把車發動,朝輻照廠開去。

頭一回在清醒狀態下進到車裡,她發現內飾真是舊得不成樣子。

就拿屁股底下的皮座椅來說,上麵的褶子恐怕比全縣老年人臉上的皺紋還要多。

這車的年紀,弄不好比陳先生都大,可他卻敝帚自珍、毫不介意。

“也許,”晚雲心想,“這種男人就是喜歡一切老舊的事物,在異性方麵也不例外。”

“所以,”望著頭頂飛速後退的一盞盞路燈,她繼續琢磨著,“他對我,究竟是哪種“情”呢?

顛簸中,回到了廠門口。

路燈下,男女老少如潮水般湧入工廠,披星戴月地開始為自己和家人謀得今日的膏糧。

好在,小縣城的節奏偏慢。早中晚三班,每班隻持續六個鐘頭,包括休息時間。

這當然不是劉老闆大發慈悲、可憐工人,而是當地勞動法規的強製。

“那個,”下車前,女孩對男人說,“十點下班後,咱倆去吃烤肉自助餐吧!”

對於一張天生缺乏表情的撲克臉來說,陳先生用五官來表達“發愣”的方式是十分有限的。

但男人聽女孩這樣講,眼睛直勾勾看向她,半晌說不出話,就表明他已經愣住了。

“乾嘛發呆啊?”她笑著問。

“有些驚訝,”他答,“想不到這樣苗條的姑娘還喜歡去吃不限量的。”

“醉翁之意不在酒,”她眨眼說,“到了你就知道了!走了哈!“

凱旋一般地,楊晚雲推門下車,邁著輕快的步子,加入了浩浩蕩蕩的勞動大軍……

上午十點下了早班,兩人便在廠門口會麵了。

但就餐之前,女孩肯定要回家洗個澡,換身衣服。

因為昨晚是在悶熱的治療室度過,所以,她現在已經跟車間師傅們一樣汗香撲鼻了。

“上車吧!”在吉普車旁,陳先生做了一個如今已經絕跡的動作——他掏出鑰匙,插入鎖孔,直接用擰的,這纔打開了駕駛座的車門。

“真不是嫌棄叔的車子舊,”女孩偷笑道,“但我還是先自己走回家換衣服吧。怕鄰居誤會。”

楊晚雲本以為,聊到這個話題點,會讓陳先生也感到尷尬,使其不得不用聳肩或是攤手的方式來化解。

但事實是,對方隻是輕輕合上了車門,然後若無其實地望著自己,彷彿在說:“那還不快走啊?”

“果真是連手機都冇有的榆木疙瘩!”女孩一邊走動,一邊咬牙切齒地想道,“待會兒換好衣服,要讓大叔明白明白什麼叫‘窮精緻’!”

當楊晚雲再次出現在陳先生麵前時,已經從工廠女工搖身變為時尚女郎:

披散著噴香的長髮,套著如披風般寬鬆的綠色T恤,

下襬幾乎完全遮蔽了緊繃繃的牛仔短褲,但卻完美露出了一雙長腿。

腳上蹬著一雙小巧的白鞋,就如傍地而走的一對脫兔。

鞋幫往上,還不忘露出一小撮兒彩條紋的襪子。

見大叔眼神顯出一絲慌張,女孩心想:“嘻嘻,男人果真都一個樣。”

“你這短褲買小了吧?”陳先生髮動了車子,斜眼瞥向副駕位的姑娘,“或者洗完甩乾轉速過高,嚴重縮水了!”

兩句話,就讓楊晚雲盪漾的春心就瞬間變為亂糟糟的雜碎。

那感覺,就像是上萬元的柯基鴨被煮了吃了、幾千塊的文玩核桃被當零食給砸了、用正品“蔻馳”盛了五斤黑乎乎的蜂窩煤。

於是,她從眼神裡迸射出要刀人的**,準備跟這老古板好好杠一杠。

“吃自助烤肉的話,”大叔繼續說,“附近有個‘西西弗餐廳’,就去那兒吧!”

“西西弗我已經去過了,”女孩反駁說,“開發區的‘坦塔羅斯飯店’據說也不錯,今兒就去看看吧。”

“去開發區太遠了,”陳先生明顯麵露難色,“還要在後山腳下繞一圈,足足有七八公裡的車程。”

“有車怕什麼啊?”小楊說,“反正我下午也不上班。”

“就想著你自己嗎?”大叔似乎不悅了。

“嘿!”姑娘也有理,“你家就是本地的,什麼時候去都可以,就不能遷就一下客人嗎?”

趁著對方詞窮,楊晚雲看著手機上的導航高聲道:“拐啦!拐啦!”

陳先生奈何不得,隻得按照她的提示往開發區那邊開。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