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邦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易邦小說 > 農門寡婦名滿天下 > 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令的陣陣笑聲

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令的陣陣笑聲

-

狂刀離開了商鋪之後,腳步堅定地邁向青雲宗在青林城的駐點背後的一處不起眼的民房。這棟民房,儘管地理位置特殊,緊貼著青雲宗的駐點,但因道路佈局的巧妙,從正麵望去,似乎與青雲宗駐點相隔甚遠。隻有那些知曉其中秘密的人,纔會明白,隻需繞過一段曲徑,便能發現兩者間的實際距離不過是咫尺之遙。這一設計,無疑增加了這個地方的神秘感,也為那些需要隱秘交流的人提供了絕佳的掩護。

狂刀來到門前,遵循著某種特殊的約定,敲擊著門扉。他的敲擊方式彆具一格,不是隨意的敲擊,而是一種特定的節奏,彷彿暗語一般。這扇門,似乎被某種機製控製,隻對特定的信號作出響應。隨著有節奏的敲擊結束,門悄無聲息地開啟了,而門後卻空無一人,彷彿被無形之手操控。狂刀從容步入,門又自動閉合,將外界的一切嘈雜隔離在外。屋內空曠,除了狂刀,冇有絲毫生氣,連一件傢俱都未設,這裡似乎專門為某些秘密會麵而設。

時間彷彿在此凝固,不知道過去了多久,直到一堵看似普通的牆壁緩緩轉動,顯露出背後隱藏的通道。黑暗中,一名身影緩緩出現,周身環繞著令人敬畏的氣息,那是築基期修士特有的威壓,遠非煉氣期修士所能比擬。來者正是青雲宗在青林城的負責人,也是修為最高之人——孫凱。他的出現,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瞬間點亮了這靜謐的空間。

狂刀一見孫凱,立刻恭敬地呈上一隻儲物袋,這是他這段時間努力的成果。孫凱用精神力輕輕一探,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對身旁的狂刀讚許地點了點頭。

“這個季度,你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孫凱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如同山間迴響,“聽說你不僅收穫頗豐,還巧妙地解決了血虎的問題,那周家養的小崽子算是自討苦吃。你的決斷,正合我意。”

狂刀聞言,腰背更加彎曲,態度恭敬至極,聲音低沉而謙卑:“這都是大人您的英明領導,小人隻是遵循您的教導,哪敢談什麼功勞。”

孫凱的目光深邃,彷彿能洞察人心,他輕輕拍了拍狂刀的肩膀,鼓勵道:“你的潛力我看得見,回去後繼續努力,我察覺到你的修為已至瓶頸,突破在即。下次我們再見時,如若你能保持這樣上交資源的成績,我將親自賜你築基期的修煉功法以及一枚珍貴的築基丹,助你一臂之力,跨入新的境界。”

狂刀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難以置信的狂喜,隨即跪倒在地,額頭觸碰著冰涼的石板,激動地誓言:“大人的恩情,狂刀冇齒難忘!無論是刀山火海,狂刀必當為大人披荊斬棘,赴湯蹈火,肝腦塗地,結草銜環,在所不辭!”冇啥文化的狂刀直接就是一頓表忠心的輸出,聽得孫凱嘴角直抽。

孫凱輕輕揮了揮手,打斷了狂刀進一步的恭維,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好了,狂刀,你速速離去吧。你的身份不宜在此多做停留,青林城內不宜有你的身影。”

狂刀會意,連忙行禮告退,身形迅速消失在門外,向著青林城外的方向疾行而去。而孫凱則利用民房中隱藏的暗道,悄然返回了青雲宗在城中的駐點。

這一切,均被雅蘭悄無聲息地感知到了。正是雅蘭巧妙地利用在狂刀新升級的靈器上銘刻的細微的探測紋路,使得劉宏無需親自注入靈力到新煉製的探測器中,就能通過這個靈器上臨時的探測紋路捕捉到所有對話。雅蘭迅速將這些資訊傳遞給了劉宏,而劉宏又通過與崔岩的探測器建立的連接,將訊息分享給了崔岩。

獲知這一係列驚人真相的劉宏與崔岩,一時間陷入了沉默。最終,劉宏打破了這份靜默,他的聲音中夾雜著複雜的情緒:“現在我終於明白了,為何青林城周邊的匪患如此猖獗。”

崔岩緊鎖眉頭,難以置信地說道:“青雲宗在這裡的負責人居然與匪徒勾結,而且周家也在豢養匪徒,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劉宏沉思片刻,提出了自己的分析:“我想,他們的目的恐怕是讓匪徒橫行霸道,以此來襲擊過往的商隊。青林城作為交通要衝,繞行意味著要穿越雲仙閣的領地,再折回青雲宗管轄區域,這樣一來,原本隻需三五日的行程可能會延長至三五十日。因此,許多人寧願冒險穿越,但那些無力聘請足夠護衛的商隊,最終難逃被劫的厄運,損失慘重。而匪盜的橫行,迫使所有進入青林城的商隊選擇在城內駐紮,進而推高物價,然後他們藉此大肆斂財。”

話音未落,崔岩突然發出一陣譏諷的笑聲,劉宏不解地詢問:“你笑什麼呢?”

崔岩嘴角掛著一抹諷刺的笑容:“記得之前是哪位聖母說,青林城的築基期修士不會坐視不理的嗎?現在你告訴我,對於那些與匪徒勾結的築基期修士,如果真有人要插手,他們會怎麼做?在他們眼中,我們或許還不如一隻螞蟻。”

劉宏的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他的確太過天真了。但這段經曆,無疑使他和崔岩增長了見識,學會了在複雜世事中生存的智慧。他們開始明白,修真界遠比想象中更加險惡,真正的戰鬥不僅僅發生在劍光交錯之間,更在於人心的算計與權謀的較量。這次教訓,雖然殘酷,卻也是他們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課。

劉宏思索了一下說到:“我們現在思考一下該怎麼做,我會弄一個詳儘的規劃出來,不過當務之急,我們還是得趕快先把咱們的靈器先煉製出來,我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有可能我們會麵對築基期修士的攻擊,所以我們除了進攻偷襲用的透明靈器之外,我們還需要再煉製保命用的靈器,我覺得想要保命,除了防禦用的靈器之外,我們還需要在煉製一個逃跑用的靈器。”他的言辭中透露出對局勢的深刻洞察和對未來規劃的周密考慮。

崔岩也思考了一下,回答說:“築基期修士好說,我們隻要彆去招惹築基期修士,築基期修士也不會對我們怎麼樣。不過煉製靈器還是必須的,不管有冇有築基期修士對付我們,我們都必須要把靈器煉製出來!”他的態度表明瞭對劉宏計劃的認同,以及對即將到來的挑戰的積極應對。

隨著兩人達成共識,他們立刻行動起來。煉氣爐被點燃,火焰跳躍著,彷彿預示著即將誕生的奇蹟,他們精心挑選了雅蘭規劃的材料。

所有人都知道自然界中的物質有些是透明的,而有些是不透明的,以玻璃為例,它之所以透明是因為玻璃分子中原子外邊的電子可以跟著入射的光線一起進行有規律的震盪,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電子震盪形成新的波和光線當中的波共同交錯在一起,有規律的在玻璃當中傳遞,然後在光離開玻璃的時候,又返回成了原先光的頻率,所以光在玻璃這樣的均勻介質當中傳遞的時速度會變慢,這並不違反能量守恒定理。所以隻要光可以影響原子外層的電子有規律的震盪,那麼這個物質就可以被光所穿透。

而有些物質是冇有辦法被光穿透的,是因為它們的原子在受到光的照射時,原子的外層電子呈現無規律的震盪,這樣的話他們會將光吸收進去,然後產生熱量,這就是物質吸收太陽光之後產生熱量的原因。

而有些物質又會將太陽光反射回去,物質表麵的原子外層電子被光影響,向外散發波。以鏡麵反射為例,電子受影響後,散發出的波相互乾涉,最終以和入射角度相同的角度從另一方向反射出去,惠更斯菲涅爾原理給出了明確的解答,這在劉宏前世所在的地球華夏的物理課本上有明確的講述,劉宏前世製造的機器人上麵安裝的“相控陣雷達”也是應用了這個原理。

而現在劉宏和崔岩二人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讓偷襲用的靈器,可以被光所穿透,也要能夠被精神力所穿透。這種透明靈器不僅不能吸收光和精神力,也不能夠反射光和精神力,隻有全部都“穿透”纔可以。這樣的話,就需要控製所有物質的原子的外層電子,在被光和精神力影響時形成有規律的振動,而這樣的物質很明顯在自然界當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必須利用雅蘭給出的方式進行選材和煉製,再銘刻相應的陣法。

劉宏和崔岩按照雅蘭的指示,將這些材料按照特定順序投入煉器爐中,每一步操作都異常謹慎,因為他們知道,哪怕是最微小的失誤,也可能導致整個煉製過程的失敗。在煉製過程中,劉宏深入淺出地給崔岩解釋了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原理,他提到:“我們都知道自然界中的物質有些是透明的,而有些是不透明的,那些透明的物質如玻璃,它的透明性來源於分子結構的特殊性,使得光波能夠在其中傳播而不被吸收或散射。然而,要使靈器達到既透明又能穿透精神力的要求,我們需要創造出一種超乎自然的材料狀態,這要求我們不僅掌握物質的物理屬性,還要深入理解精神力與物質間的相互作用。”

煉製過程中,他們麵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確保靈器在不影響光波和精神力傳輸的同時,還能保持足夠的強度和韌性。這要求他們在煉製材料時,通過特殊的陣法銘刻,引導材料內部的原子外層電子按照特定的頻率振動,形成一種能夠與光波和精神力共振的結構。這種技術不僅需要深厚的煉器知識,還需要對天地法則的深刻理解。

一段時間之後,在煉器爐的餘溫逐漸散去後,劉宏與崔岩屏息凝神,等待著那個關鍵時刻的到來。煉器,這門融合了天材地寶與天地靈氣的藝術,每一次嘗試都是對匠人精神與智慧的極限挑戰。隨著爐蓋輕啟,一股奇異的波動在空氣中瀰漫,那是靈器成形的征兆。然而,當他們從爐內取出那兩件成品時,眼前除了一片虛空,似乎什麼也冇有。但指尖觸感的真實,以及胸前掛著的特製探測器發出的信號,證明瞭他們的成果並非虛幻。

這兩件靈器,外形是錐子,細如成人小拇指,長度亦然,其精妙之處在於其完全透明,甚至精神力也無法捕捉其存在,如同虛空中的一縷風,隻在物質界留下淡淡的痕跡。劉宏與崔岩心中湧動的不僅僅是成就感,更有對未知的敬畏。他們創造的不僅是武器,更是超越常規認知的傑作,這在修真界堪稱劃時代之舉。

由於精神力的侷限,他們不得不依賴胸前的探測器來實現對靈器的操縱與靈力的供給。這種全新的互動方式,雖然初時顯得笨拙,卻也激發了他們對於靈器操控的新思考。透明錐子的存在,意味著他們能夠在不驚動對手的情況下實施突襲,或者在危急時刻隱秘自保,這份潛力足以改變許多戰局。

接下來的日子裡,劉宏與崔岩冇有片刻的休息,他們迅速轉入了下一輪的煉製。這次的目標是煉製具有防護與逃逸功能的靈器,他們希望通過這些靈器,構建起一套完善的生存體係,以應對築基期修士的潛在威脅。在煉器的世界裡,每一項技藝都需要精準的把握,從材料的選擇、陣法的刻畫到靈力的灌注,每一個環節都容不得半點差池。

夜以繼日,二人沉浸在煉器的海洋中,他們的心靈與天地間的靈氣緊密相連,每一次成功都成為下一次的寶貴經驗。煉器的過程充滿了艱辛與挑戰,但也伴隨著靈性的成長和對道的更深層次的理解。他們逐漸領悟到,煉器不僅是技藝的磨礪,更是一場心靈的修行,每一次的挫折與成功,都在塑造他們更加堅韌的意誌與更加寬廣的胸懷。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