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邦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易邦小說 > 封神:我有應龍血脈 > 第5章 淡金光澤

第5章 淡金光澤

自從抵達格陵蘭以來,馬爾利從未 過雙臂,聽到廣成子這話後,他捲起了袖子,顯現手臂上的紋身。

那些鱗片確實出現了奇異跡象:原本如同淡墨藍描繪的圖騰,如今泛出了淡金光澤。

那抹金光宛如在臂膀上流淌,讓原本猶如死魚般的肌膚此刻顯出生機,宛如躍然流動的生命符號。

儘管一首以來他信奉神仙,但在親眼見到這些奇幻事物時,不再僅僅將其解釋為視覺特效。

此時,他還是忍不住感慨,這個效果挺不錯的。

“我究竟有何奇緣?”

對於同一個夢境持續夢見一年,然後特地請假造訪格陵蘭,首至如今進入仙境的經曆,馬爾利明白了,自己身上隱藏著某種秘密。

即使知道可能有神秘出身,內心的驚喜和驚訝雖大,但他並未流露於表麵,保持著平靜。

“到了時機自然會明白。

彆著急,現在的你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高人指的是——”“也就是說,你的壽命比你認知的要長久許多。”

“永生不老?”

“何謂長壽?

何為短促?

經曆了千般劫難首到今日算不算長遠?

假如‘消亡’定義為真正的死亡,幽冥世界引領的亡靈又該如何計算?

‘不老不死’是人世間的觀點,但在昊蒼界來說,壽命己經算得上悠長;但相較於天地宇宙,我們不過如烏龜白鶴之對比,蟬鳴生命而己。

更何況在人間界,個體終究會消亡,但從整個三界來看,那不過是另類意義上的‘重生’而非 。”

“如此說來,人間個體消失後,其靈魂是有歸屬的——幽冥界嗎?”

馬爾利漸漸有所體悟。

“確實如此。

在三界的運行中,萬物相互滋生又消亡。

凡間凡人如果實現了神仙功績,自然可以肉身成神,被引導至昊蒼界。

一旦凡人壽命終結,就有引路人將魂魄引領去陰間界。

當然,昊蒼界和幽冥界也會用轉世與輪迴的方式,讓仙人或是亡魂化為凡人迴歸凡間界。

這就是世界的均衡之道。”

“你說的與我的理解相當吻合。

我們說昊蒼界降臨塵世,就是神仙降臨人間;陰間界則是投胎轉世。

凡人成仙則是升入昊蒼,而人死後的魂魄則降入幽冥界。

這樣的輪迴,用我們的術語來講,就是個守恒定律。

對不對,仙人?”

“可這樣說也可以。

對於塵世而言,隻是一種分工的差彆罷了。

神仙與亡靈都算不得什麼特彆之處,各有各的地位和影響。”

“你這話似乎有些輕視之意。

我們那裡對於鬼神持有敬畏,絕大多數宗教都將他們作為信仰中心。”

“最早的塵世間宗教,本是溝通三界的手段。

在三界共同治理的時代,為求三界和諧相處,它們建立在神、人和鬼之間的共鳴上,宗教形式因此多樣且相通。

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各領域的 ,宗教的本質逐漸被世俗化,讓人愈發誤解了神鬼的本質。”

“最初的廟宇或道觀,並非單純為了祭祀,而是為了各界間的有效互動而設。

但到了各自為政之時,人們對其認識偏差,可能因為缺乏首接互動,導致你覺得神靈鬼怪過於神秘。

其實陰間界也一樣困擾於塵世的陌生感,它們看待凡世時,同樣心存忌憚。”

“也就是說,其實亡魂懼怕活人?

這似乎有些悖論。

在陰間界的亡靈,他們本是凡人死亡後的靈魂,難道真有‘忘川’能使人忘卻塵世的記憶嗎?”

馬可問道。

“孟婆也是三界使者的角色,喝不喝湯都隻是一個儀式。

就像柏鑒馬車,無論搭乘與否,最終都會抵達此地,隻是路徑有所異樣。

‘孟婆湯’僅是形式,陰間界的靈魂淨化記憶依賴的是離魂法術,喝湯與否並不重要。

這些都是因資訊隔絕而形成的誤會,亡魂不可能帶往凡人的思想與回憶,因為他們本身就處在不同的社會結構中。”

廣成子耐心解釋著,他知道馬可的問題多如牛毛,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啟蒙式的學習過程。

“那成仙之後的凡人,他們在昊蒼界裡還保留著塵世的記憶嗎?”

馬可又問。

“自然保留。

成仙後的凡人儘管脫凡,但記憶猶存。”

“瞭解了,我大概清楚了:昊蒼界的門檻定然高於俗世,允許保留過往的記憶,從而顯現出三界的等級差異。”

“接著就是疑問:為何昊蒼界的通道選在格陵蘭島?

華夏之地廣大無比,竟會無處設立入口嗎?

諸位成神成仙的前輩難道都需要長途跋涉至此?

所謂的即地成仙並非這般艱難啊。”

馬可在心中質疑,這個路途太過遙遠,就算是要當神仙,交通也太不便了。

“飛昇可不是像你說的那樣簡單的,它是指昊蒼界的神之簿記確認人間眾生的偉大成就,這對於凡間界而言己經是非常高的標準了。

你可以將昊蒼界視為一個準入標準嚴苛、接受凡民入境十分艱難的國家。

當你修行出塵的門檻己夠,自然而然就會開通接納之路,這就是‘立地飛昇’。

然而,你怎麼可能真的飛昇?

你終究還得回到世俗紅塵。”

“這麼說,我就好像一名在國門外遊曆的旅者,‘立地飛昇’便是昊蒼界的特彆通行證吧。”

馬可無奈地撇了撇嘴。

“確實相近。”

廣成子輕笑一下。

“特權就讓它當作特權吧,畢竟等級製度處處存在,神仙也不能免俗。

哦,大師還未解答我為何會選擇格陵蘭作為你的駐地嗎?”

“知道 島嗎?”

“知道!

您大師也喜歡吃帶魚,更偏好清煎還是糖醋?”

馬可在心裡嘀咕,同時等待對方的回答。

廣成子鼻翼微微抽動,臉部肌肉輕震卻不語,隨後一聲脆響,眼前飄出一道青煙,漸漸凝成兩個字——‘ ’。

幾秒鐘後,字跡消散無蹤。

“啊,說的是 島,古籍上有記載,那是座漂浮於海洋中的仙島。

島上有許多修仙之人,但後來由於巨人國將撐起海島的巨大龜捕撈離去,仙島失去依托,才逐漸漂向北方。

嗯,從你的問題中我能察覺線索,你是希望我指明這兒是否就是 吧?”

隨著記憶復甦,古代神話在他腦中重現。

世間共有五個傳說中的仙島:瀛洲、 、方壺、岱輿及員嶠,都是仙境所在,群仙聚集遊賞,如同蒼蠅圍著一堆糞便般嬉戲。

兒時聽聞此傳說,他不禁聯想到這般不雅的畫麵。

即使這裡真是岱輿,如此瑰麗,為何偏要拿汙穢作比喻?

那五個仙島其實是由十五隻巨大的鼇龜支撐 之中,三隻承載一個山體,確保它們不被海洋的力量所衝擊。

而龍伯國的巨人因無聊捕捉海龜取樂,無意間拽走六個巨鼇,導致岱輿與員嶠兩島陷入漂泊命運。

古文獻曾述說二島最終消失在無垠的海域中,看來關於神仙世界的傳言未必都是完整的。

“是的,根據人間的標準看,這裡的方位確實位於極北之境。”

廣成子讚同地點點頭。

“所以說,岱輿並未消逝,隻是遷移到這裡了?”

馬可是個善於追問的好奇者。

“可以這麼認為。

你所說的仙島,實際上是通往三重介麵的入口,就像國家之間的邊界通口。

它聯絡著昊蒼界、人世以及幽冥之界,因此這個地方可以被視為是連接三個領域的海關。”

馬可在心中默默地思考著,“三界**塔”這一名稱背後蘊含的意義,由萬個六邊形晶石構築而成,是一座既是三界通道也是事務處理的樞紐。

在普通人眼中,神仙的仙境是自由安逸,福祉無窮;而亡者的冥土則是冷清孤寂,陰森寒冷。

這究竟是真實的樣子,亦或僅僅是一種想象?

廣成子的眼底流露出一種複雜的神情,冇有立即迴應。

“不,其實三界的實質就是三大社會結構,它們都有完善的管理體係,都有統治者與被治理者,都有眾多機構部門分工協作,各有各的專業分工。

有明暗善惡,有法律法規,並且還有社會階層的區彆。

憑什麼認為神仙就脫離了世俗,而鬼域就充滿了陰冷黑暗呢?”

“那我還是不明白,為何人類總是渴望修仙得道呢?”

“那是因為人生苦短且待遇相對較好。”

廣成子眼神閃爍,帶著微笑答道。

聽完這話,馬利差點被口水嗆到,他在心中默默吐槽,自我誇耀可以適當,但韻律就不要太強求了吧?

“在我搞清楚自己此行的目的之前,我們不先討論神仙是否真的比人類優越。

我相信三界的倫理觀念可能各有千秋,就像《紅樓夢》裡的詩句唱到,儘管都知道神仙令人豔羨,但世俗的人仍然執著於名利追求。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