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邦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易邦小說 > 從行星總督開始 > 第一百二十六章,總督萬歲!

第一百二十六章,總督萬歲!

-

其實,內城人並不都是有錢人。

就這破生產力,哪兒養得起那麼多食利階層。

大部分內城人,還是要靠自己的工作勞動,來養活自己和一大家子的。他們隻是有相對更殷實一點的家底,更優質的教育,更好更多的機會。

他們是產業工人,是工廠和企業的職員,是商會的辦事員,是聯盟政府下屬的事務官……他們有一份穩定,甚至還算體麵的工作,但這也就是他們所有一切的來源了。

而實際上,在顧航設計的新體製之下,這些人如果好好辦事,他們的機會仍舊比外城人大得多。更充分的教育水平、更豐富的工作經驗,是他們的優勢所在。

但這一點,不能僅僅隻是通過宣傳就能夠讓人相信。顧航也暫時不需要通過空口白話來保持穩定,他的軍隊就能夠在短時間內做到這一點。

至於未來,這些內城人將會通過實際體驗,感受到這一點。

實際上,未來的整個政治經濟架構,他已經有一些初步的想法,並與奧賽娜通過氣了。

整個民生體係,會建立在四十五個職級上:a-e的分層,每層9級。

每個層級,都將會配置有相應的福利待遇,包括了食品配給、住宅待遇、醫療待遇,並決定了少部分稀缺商品的購買權限。

每個正式員工踏入到職場後,都會至少有e6級的待遇。而e6以下,則為學徒工、見習生、部分獲助學生、罪犯工、非自身原因無業者的救濟……

而具體的層級,則按照職位、個人工作貢獻來決定。

雖然職級與職位有一定掛鉤,但實際上不完全一致。前期、低等級的,按照年資、工作貢獻,會逐年提升職級,也就是提升基本待遇。

高職級後提升速度會放緩。

有重大表現者會跳級提升。

軍隊士兵們的待遇不走這條線,但會對應。列兵、上等兵有類同於e級的津貼,看部隊不同則具體有差彆,退役後則會儘量安排相應級彆的工作;士官、高級士官和部分下層軍官對應d級;中高層軍官退役級待遇;高層軍官、將官退役看情況有級或者a級。

職級、職位也會按照月發放工資,隻是不再是聯盟幣了。現在是工分,未來或許會進行一定的貨幣改革。花費工分或者貨幣,可以到商店中購買東西。

大部分民用商品,隻要不是稀缺品,就會正常擺上貨架。

想要在常規食品配給之外,吃到更好的副食,比如蛋糕、冰激淩、肉奶製品?可以買;

想要優質的電器?可以買;

想要買輛三蹦子、乃至於汽車用一用?短時間內可能買不到,但等未來產量上去了、軍用品的需求被滿足了,有額外產能,也可以買。初期或許還會上職級限定,產能更豐富了之後,就可以取消限定了。

等物資更豐富了之後,像是個人愛好,閱讀、娛樂、藝術品……都可以買。

換而言之,住房、溫飽、醫療,三座大山,隻要進到了這個新體係裡就有保障了;工資則可以滿足更高層次、更個性化、多樣化的需要。

想要更好的?可以,努力爭取升職加薪吧。

唯獨教育是例外。

這玩意兒,顧航打算走公辦、免費、全看成績的路線。

而這一套體係,會把未來的公務員、產業工人、服務業、農民……都納入其中。

當然,目前來看,這一整個體係都是看起來美好,頗有些烏托邦的意思,真要實施起來恐怕有挺多的問題。

確保公平、確保晉升合理、確保物資供應充足、滿足個體化的多樣需求、反**、避免體製僵化、籌劃物資分配和生產計劃……問題多的是。

但這種集體化的、計劃性的體製,卻有一個根本性的大優勢:更容易去集中力量辦大事。

在怒梟星上,跟現代世界有一個根本的不同之處: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存在生產過剩這個問題。

市場調節的意義,冇有那麼大。

所有過剩的產能,都會被帝國稅收這個龐大的壓力給消解掉。

顧航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儘可能去擴大產能,造再多東西,賣不掉、用不上,無所謂,帝國龐大的體係,會把這些東西全都吃下去。

而在這個前提下,顧航本身最重視的一點,反而是如何讓這個體製,對體製內的人充滿激勵。

他不允許躺平,混吃等死,在福利上得過且過的情況大麵積出現。

這些該被掛路燈的想法,但卻是顧航必須要做的。

職級提升、薪酬增加、大力宣傳價值觀,這些都屬於正麵激勵。

績效考覈、競爭式的升級名額、降級懲罰製度……

這一類相對鼓勵競爭的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

民眾們不努力,顧航怎麼發達?

抓緊乾活,明年總督大人就能換輛跑車了。

當然,這是開玩笑。顧航要的,不是那些低級趣味。

擴大軍隊、發展產業、建設星艦、養一支或者多支戰團……他的野心大得很。

而說回眼下的現實,這些內城人一旦進入到他的新體製之內,由於自身教育水平的優勢、職業技術優勢、曾經的職業經驗,乾啥都天然比外城那些連字都不一定能認全的貧民要來得更厲害。他們會很容易爭取到更高的起步等級、更快的升級速度。

隻要他們擁護總督,他們會感受到好處的。

恢複過去的生活水平不是難事,隨著生產力的提升甚至這是必然的。而更好的階級流動性,會讓他們擁有過去根本不可能擁有的機會。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顧航那些發散性的思維,隨著最後一批被處刑者死亡而收束。

接下來,就是另一件大事:授勳儀式和閱兵式了。

這兩件事情,是放在一起的。

實際上,偌大的廣場現在隻站了大概萬把民眾,留出的空地,就是給接下來的閱兵儀式用的。

各支部隊,會逐一伴隨著軍號和雄壯的音樂,從外麵的準備地出發,行過議會廣場外的主路,沿著觀禮民眾讓出來的道路,來到主席台這裡。

部隊的長官,將會上台,接受勳章,接受軍銜,更重要的是代表整個部隊,接受番號編製和旗幟。

軍樂已經響起,四個軍樂團在廣場的四個方向,鼓譟起了不小的音浪,還有喇叭佈置在不同方位,更進一步放大了樂聲。

緊接著,一個方隊,緩緩行來。

4輛“漫步者v”步戰車,打頭陣。後麵是塗裝都還冇換完的、從前聯盟軍團手裡繳獲的坦克,再然後是一隊鐵牛卡車,在巡獵者摩托車的伴隨下前進。這些卡車有滿載士兵充當運兵車的,也有拖著碩大的155榴彈炮的牽引卡車。

這是原總督步兵團的3營。而在最前麵的軍官車輛中,坐著的是2營的珀博夫,以及3營的主官。

其實按理講應該是2營最先接受檢閱,珀博夫作為2營的主官也確實是第一個。可惜他有點孤家寡人的意思,他的部隊主力還在衛興城裡招兵整備呢,他也就隻能蹭一蹭3營的方陣。

整個方陣到了主席台之下,無論是乘車的士兵,還是步行的,都大聲呼喊著口號!

先是前麵的軍官大吼一聲“為了帝皇!”,後麵所有的士兵就跟著一起喊。

緊接著又是一句“為了總督!”

顧航站在觀禮台的最前方,看著自己的軍隊走過,他麵無表情,隻是微微點頭示意。

士兵們按照指引,進入到了廣場內為他們留著的空地,就此站定。珀博夫與3營的主官一起上了台。

顧航親手為他們戴上了象征少校軍銜的肩章;緊接著,又為他們佩戴上勳章。

顧航親自設計了兩種樣式的勳章。

此刻,他們戴上的,都是“複興獎章”。

這個獎章的樣式,大體成圓形,是一個緊握錘子向上舉的動作,周邊以麥穗包圍。

複興獎章,顧航是打算作為一個基礎勳章來發放的。主要發放給參加到複興城一係列戰鬥之中,表現優異的士兵和軍官。

受勳者中有一半是英勇戰死或負傷者。前者不用多提了,後者基本上拿了獎章就要退役的。

這些勳章,在整個帝國範疇內是不被承認的,不像是軍銜。行星防禦部隊的軍銜,帝**方是會認可的——雖然含金量有巨大差彆。

但顧航仍舊需要建立這套體係。

為自己而戰的士兵,理應得到榮譽。

而且,除了榮譽之外,勳章這東西也有切切實實的好處。“複興勳章”本身就相當於一份e5級的津貼,彆看不多,但這可是在原本的士兵津貼基礎上,額外多出來的。並且,這筆津貼還會持續到退役。哪怕出現了傷殘或者死亡,撫卹金也會多一些。

實際上,給那些傷殘退役和陣亡士兵發獎章,也是為了給英勇戰死的士兵多一份撫卹,送到他們的親人手中。

至於冇有親人的,軍隊政治部會安排一個孤兒——廢土上可太多了——繼承這些,但前提是孤兒需要繼承英雄的姓氏。

他們會被專門的戰爭遺孤機構撫養長大,接受必要的教育。

在顧航給兩位營長戴上軍銜和獎章之後,針對他們的授銜授勳儀式就結束了,4營的方陣,已經在後麵過來。

兩位營長和他們帶上主席台的幾個士兵,各自又從總督隨從們的手裡,接過了一個不小的盒子,以及很多麵捲起來的旗幟,就匆匆下台,給後麵4營的兄弟讓位置。

盒子裡裝著的,是多枚複興獎章,下去後由營長給他們自己營的士兵戴上;捲起來的旗幟,是營部紅旗和連隊紅旗,上麵會清清楚楚的寫上隊伍的番號。

這些番號旗幟分發到下去,馬上就由旗手舉起來。

很快,在下一批的主官們上台授銜授勳的時候,第一個方陣之中便就紅旗飄揚了。

這其中,有兩個特彆的番號——第1廢洞連、第4“考迪”連。

這兩麵旗幟屬於珀博夫的第1合成旅第1合成營的。他雖然冇帶人過來,但友軍出了人幫忙當下旗手,把旗子舉了起來。

前者是表彰顧航建立起來的第一支由怒梟星本土人建立的連隊,在許多場戰鬥中的出色表現的;後者,則是為了表彰犧牲的考迪的豐功偉績,給予了他擔任政委的那支連隊,這個連被編進了第1合成營,成為了第四個連隊。

這就是授銜授勳的全部流程。

說老實話,循環伴奏的軍樂水平,挺一般的;士兵、車輛組成的方陣,走起來也並不算特彆整齊。

以顧航的眼光來看,特彆是穿越之前從電視上看過的閱兵式來比較,還是差點意思的。

但這其中有著完全不同的點:這切切實實,是屬於他的軍隊。

隨著他一聲令下,這些方陣裡的槍炮,會為他向任何敵人開火;方陣裡的士兵,會為他效死。

在高台上看著他們,顧航的心裡就生出了無限豪情。

而一同觀禮的內城民眾們,則鴉雀無聲。

其實,以方陣形式走過來的士兵們之中,有不少是他們眼熟的。其中很多確實也都是原聯盟軍團的士兵,他們中相當的一部分,被吸收進了第1合成旅;剩下的,將會填充進第2步兵師作為骨架。

然而,內城的民眾們卻覺得,這些眼熟的士兵此刻看起來很陌生。

複興城內從來冇有搞過什麼閱兵式的,他們平常也就隻有在這些士兵執勤、出任務的時候,能夠看到他們。內城人對於軍隊,普遍是抱有冷漠情緒的。

但現在來看,整個軍隊好像跟他們印象之中的模樣不同了。

整個精氣神,都不一樣。

在那些紅帽子的帶領下,士兵們一個個挺起了胸膛,雄赳赳氣昂昂。

內城居民什麼時候見過自家的軍隊,有過這種精神麵貌?

哦,不對,現在已經是總督的軍隊了……咦?也不對,我們好像也是總督的人民,這還是我們的軍隊……

有點混亂。

民眾們看著這些熟悉又陌生的軍人們,在自己的麵前走過,然後排列整齊的站在廣場的另一邊,心情相當複雜。

而外城的民眾們,心情就冇這麼複雜了。

複興城冇有直播畫麵的能力,不好將這場典禮儀式的畫麵讓每個人都看到。

但至少,通過無線電進行廣播的技術還是有的。

前麵蘭伯特宣判各色人物死刑的宣判詞,也同樣被無線電給直播了出去。

相比於內城的平靜,外城倒是挺熱鬨的。人們一邊乾著活兒,一邊聽到各種大人物被處決。他們並不能知道每個人是誰,但總能聽到一個他們認識的、讓他們覺得可恨的人被槍斃。

於是,工地上時不時就有歡騰聲響起。

在後麵的授勳儀式中,廣播司儀也會將各個部隊的受獎情況,以及他們的功勳,按照稿子念出來。

這也讓外城的貧民們明白,原來之前有這麼一支可靠的軍隊,在為了保衛複興城不被邪教陰謀所毀滅而戰。

在所有的軍隊都走過去了之後,最後上台的兩位,就是顏方詡和塔迪烏斯了。

前者,顧航為其佩戴上了上校軍銜。

接受了這枚軍銜,也就基本意味著他告彆了帝國海軍序列,加入到了怒梟星的行星防禦部隊序列。

相關的正式手續,已經在辦了,顧航還特地為了他的事情,與葉莉西亞準將打過招呼。

既然如此,顧航也就花費了10點恩賜,將顏方詡給啟用了。

他在係統的評價中,稀有度為n,也就是普通級,是個2級的軍事指揮官,最高的屬性點是統帥,達到了12點,隻有一條【優秀的軍事指揮官】的屬性,冇啥特彆的。

顏方詡在得到了上校軍銜之餘,還拿到了一枚“複興獎章”。

而在他旁邊的塔迪烏斯,則被授予了中校軍銜,除此之外,還有一枚“熄風獎章”。

獎章呈不規則的錐形,看上去像是個抽象化的龍捲風的樣式。

這是顧航設計的第二種獎章,此次隻頒發了一枚,就是給塔迪烏斯的。

毫無疑問,在整個軍隊的勳章體係之中,“熄風獎章”的珍貴程度要比複興獎章高一百倍。

完成了對他們個人的授銜授勳之後,兩人還各自領了一麵旗幟。

他們向顧航行禮,肩戴軍銜、胸前佩戴勳章,手捧旗幟走了下去。

接著,他們各自到了兩個大方陣的最前方,將旗幟交予早已準備好的旗手。

旗手小隊將紅旗揚起,兩麵旗幟樹立在兩支軍隊的最前方。

塔迪烏斯帶下去的那麵旗幟,冇什麼特彆的,展開之後就是【第2步兵師】的大旗。

顏方詡帶下去的那麵旗幟,就有點說法了。

展開之後,上麵寫著的是:【第1熄風旅】。

毫無疑問,這也是榮譽番號,被給予了整個旅,表彰全旅官兵,包括那些被吸納進去的原聯盟軍團士兵們,在熄風行動中的優秀表現,這其中也包括了塔迪烏斯之前作為政委帶的那個連隊。

完成授銜授勳儀式之後,廣播信號切到了顧航麵前的話筒上。他的聲音,隨著擴音器,響徹整個廣場,進而響徹整個城市。

人們安靜了下來,他們開始仔細的聽著總督的話語,想要為未來的生活再找到一點可信的依靠。

“複興城的居民們,我最忠誠的戰士們,你們好。我是你們的總督,顧航。”

“剛剛,我為保衛了這個城市而英勇奮戰的勇士們,佩戴上了他們應有的榮譽。”

“我發放了一百枚複興獎章,每一個受勳者,都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他們為保衛複興城,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甚至於犧牲了性命。”

“我頒發了一枚熄風獎章,這是最高榮譽,給予了塔迪烏斯同誌。”

“十天前的那場風暴,很多人還記憶猶新。在不死鳥戰團、聖慈百合修女會的幫助下,我們挫敗了邪教徒的陰謀,我們熄滅了風暴,拯救了整座城市。而塔迪烏斯同誌,毫無疑問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位。他在最關鍵的時刻,以最無畏的姿態,完成了最英勇的壯舉,他做到了熄滅風暴的最後一擊。”

“熄滅風暴,這正是熄風獎章,與熄風旅的榮譽番號的名字由來。所有英勇奮戰的士兵,所有在災難中維護秩序、拯救城市的人,都堪稱英雄。”

在演講的一開端,顧航以熄風獎章、熄風旅榮譽稱號的由來入手。

內城人鴉雀無聲,他們對此感受不深;外城人們卻回憶起了那些士兵的身影。

在糧食運輸戰中,他們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與那些試圖毀滅糧車,讓他們餓肚子的邪教徒作戰。

在那場愈演愈烈、最後又戛然而止的暴風雨中,他們或許不知道幾個風電場裡發生了什麼事情,但卻清楚的看到大量的士兵,維護秩序、頂著風雨發放糧食物資,安排人員撤離城市。

這支軍隊,好像確實不太一樣。

災難之中,他們冇有仗著手中的武器打砸搶掠,冇有欺壓貧民,反而跟人民站在了一起,頂住了風雨交加。

這些都是他們親眼見證的,而總督總結性的褒獎話語,則強化了他們心中的印象。

顧航的目的,就在於此。

他要給軍隊以榮譽。

榮譽讓軍隊維持紀律,榮譽讓民眾愛戴軍隊。

說完這些後,顧航稍稍頓了頓,繼續著他的演講:

“數百年前,戰爭時代之前,怒梟星是個文明世界,是整個天馬星區上的明珠。藉助發達的工業科技,以及特有的富集靈能氣田做能源開采,怒梟星每次繳納的帝國稅可以排到天馬星區前三,僅次於星區首府飛翼星和巢都世界科羅嘉3號;居民生活水平,更是能夠排進第二,隻比花園世界飛翼星要稍微差一點。”

“那時候的怒梟人,居住在城市之中,很多人都有著體麵的工作;溫飽從來不是大多數人要考慮的問題。他們享受著陽光,享受著夜生活,享受著多樣的美食產出,還有發達的文化產業……”

“這樣一個富足的世界,在很多帝國的星球上都是見不到的。那時候的怒梟星人,是值得大部分帝國世界居民羨慕的對象。”

顧航這番話,讓很多人神情複雜。

戰前的樣子,冇人親眼見過。但他們卻從前人、乃至前前人,一代代口口相傳之下,聽聞過一些;從戰前廢墟中偶爾挖掘出來的一些東西,也證明瞭這一點。

過去的怒梟星,確實發達且繁華。

那為什麼,我們這些後人過得卻如此淒慘呢?

總督給出了回答:

“可恨的叛徒出賣了我們。怒梟星上最優質的能源產出:靈能氣田,被混沌叛徒作為源頭,打開了靈能隧道。這條隧道,連接著一個被混沌腐蝕的世界;邪法籠罩之下,連地獄之中的惡魔都被召喚了出來。”

“一場慘烈的戰爭,就以怒梟星為戰場爆發了。”

“怒梟星的人民們,與帝國的將士們,以無儘的犧牲,擊敗了那些混沌叛徒,關閉了靈能隧道,炸燬了靈能氣田……但與此同時,這場持續了數十年的戰爭,將怒梟星打成了廢墟,讓這個曾經有著近百億人口的繁華世界,變成了一片廢土。崩潰的生態體係,衍生了可怕的廢能風暴與變異怪物,大量的土地不再適宜生存。”

“從此,怒梟星就從曾經的星區明珠,變成了一個廢土星球,被帝國所放棄,從星區規劃中被除名。”

這一段,很多民眾聽不太懂。什麼混沌叛徒、惡魔啥的,好像冇見過;什麼富集靈能氣田、什麼靈能隧道,更是讓人不明白。

但不妨礙他們提取到了重點:我們的世界,被叛徒出賣,被混沌叛徒毀滅了。

那些鬼東西,是摧毀了我們本應該擁有的美好生活的罪魁禍首。

這讓他們不禁想起了原初怒梟教派,那他媽也是個邪教,還差點毀了複興城!

顧航的話語仍然在繼續:

“百年暗無天日的時光過後,一位名為霍海斌的帝國官員,在經過怒梟星的時候,驚訝的發現這裡還有數千萬人口尚存。他幫助了這裡的民眾,並通過星區政府逐級向上申請,最終得到了重建怒梟星的許可,讓怒梟星重回了帝國的懷抱,他也成為了怒梟星廢土時代的第一位總督。”

“霍總督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他在怒梟星辛苦耕耘17年,依托著前15年的免稅期,努力恢複了怒梟星的人口,建立了統一的聯盟,團結整個星球上的各方勢力,終止了在廢土上爭奪有限資源而不斷頻發的衝突,重建了初步的生產力。”

“但他做得還不夠,在他成為總督的第十七年時,怒梟星第一次需要向帝國完稅,需要繳納標準帝國稅收。可怒梟星還冇有恢複過來,哪怕是最低檔次的完稅都做不到。他被稅務部處決,當時的聯盟政府經曆了一場大洗牌。”

“然後,就是涅爾·法徹斯擔當總督的時代,也是讓無數聯盟人一想起就會恐懼的二代總督時期。他吸取了霍總督的失敗,藉助聯盟政府的力量,施行了許多霍總督寧願死也不願施行的政策,在整個星球橫征暴斂。一切都以向帝國完稅而努力,一切生產和恢複工作都陷入了停擺。”

“他完成了兩次稅收工作,但為此卻掏空了霍總督過去十多年的積累。無數家庭被拆散,無辜之人被充做稅收;無數本應填飽人民肚子的糧食、無數必要之工業品,被征收起來,上交給了帝國。”

“怒梟星迎來了一場災難,而他不可持續的行為,激起了叛亂。他在這個位置上坐了六年,聯盟近乎崩潰。很多人脫離了聯盟,很多人陰奉陽違,很多人暴力反抗,很多人慘遭滅絕……星球人口損失巨大,十七年的恢複幾乎毀於一旦。他的所作所為,在他的第三個任期,把他自己送上了斷頭台。”

“再後來,連續三代總督,每個總督都隻坐了兩年,在無法完稅的情況下被處死。殘存勢力,陰謀控製著總督的行為,篡改著總督的命令,欺上瞞下。每兩年一次,讓總督以及臨時選拔出來持續兩年的總督政府官員為替死鬼。”

“在整個過程中,怒梟星又度過了六年。這分裂混亂的六年,冇有比二代總督時期變得更好,仍舊有許許多多的人死去,整個星球仍舊見不到半分複興的希望。複興城的名字,顯得可笑又可悲。”

顧航用了大篇幅的演講內容,講述了怒梟星在過去幾十年間的曆史。

而這一段時光,人們就很熟悉了。從一代總督到五代總督,一共二十九年,很多年輕一些的人是在這段時光裡長大的;年邁一些的人,更是完整的經曆了過了這些年代。

他們知道,顧總督說的這些話,冇什麼虛言,那正是他們的親身經曆。

不過,在此之前,他們之中卻很少有人深入的思考,這一切都是為什麼?

而在顧航將這些點破之後,他們自然而然的會想這些問題。

是因為帝國?

不對,在帝國收複怒梟星之前,那段半年的黑暗戰後時光中,怒梟星可是在藥丸的狀態下。是一代總督,建立起了最起碼的秩序,通過帝國援助、星際貿易,支撐起了聯盟這個架構,扶持起了許多本土的產業。

操蛋的是二代總督以及後續冇有實權的總督們。

二代總督那殘暴卻又缺乏水平的統治,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後續的三個總督毫無實權,冇兵冇人,被欺上瞞下。他們三個幾乎每一個都覺得自己能夠交上稅,聽到的訊息都是穩中向好,結果到了交稅的時候倉庫裡的東西根本達不到標準,本應被當做稅收交上去的人口營地也空空如也。

那三位總督隻能坐在複興城當蠟像,蒙著眼睛蒙著耳朵,根本不知道聯盟已經鬆散得快要解體。各方勢力不聽調也不聽宣,鬆散的、各自為政的體係之下,星球的力量根本冇法進行整合,更彆談發展。

那麼,好像答案就呼之慾出了:問題不全在帝國,主要問題在冇有一個足夠有權力、足夠有魄力、足夠有能力的總督。

當然,也有很多人是想不到這一層的。過去他們切身經曆過的苦難,從更大、更宏觀的層麵上講出來,卻猶如聽天書。他們的思路,隻能被動的跟著總督的講述走。

但接下來,顧航的話,就是要說給這些不夠聰明,但卻是最重要、最中堅的人群聽的:

“直到我來了。”

“兩個多月前,我來到這個世界,看到的是滿目瘡痍。”

“那時候,我曾藉助聯盟的通訊,向整個星球宣告了我的到來,也宣告了我的理念。我說我要重建整個廢土世界,讓每個怒梟星人,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好的生活。我不是純粹為了征稅而來,我更不會為了征稅,不顧人民的死活。”

“當我發現聯盟的官員,不僅不能成為助力,反而是阻礙之後,我離開了複興城。”

“現在,我又回來了。我的宣言從來未曾變過,那些阻礙我將重建、複興、美好的生活帶給你們的人,全都死了。從此之後,冇人阻礙我們一起共同建設我們的城市、我們的世界!”

“我將建立福利製度,讓每個辛勤工作的人,都能吃飽穿暖!”

“我將建立學校,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明朗的教室裡學習、成長,而不是在街上靠偷竊、乞討,在黑工廠裡做童工為生!”

“我將建立工廠,生產更多的商品,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讓伱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我將建立醫院,讓每個受傷、生病的人都能夠得到照料。”

“我將建立更公平、更高效的政府,維持秩序與治安。”

“我將建立更優秀、更有榮譽感的軍隊,為保衛我們所創造的一切成果而戰!”

“這些是我的職責,是我的使命,也是全新的聯盟政府的使命,更是每一個怒梟人的使命。”

“攜手共進,我們必將勝利!”

顧總督最後說出來的這些,就是每個人都能夠聽得懂的東西了。

人們歡呼雀躍,人們興奮萬分!

“總督萬歲!”

————

這章8.7k

(本章完)-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